日期:2025-08-23 17:00:18
牙疼不是病炒股配资平台网,疼起来真要命,这话搁在古代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煎熬。6500年前,如今斯洛文尼亚的一个洞穴里,就有人琢磨出对付牙疼的土招——用蜂蜡补牙。
考古学家在一块老下颌骨上瞅见,裂开的犬齿里还留着蜂蜡印子,这大概是人类最早跟蛀牙较劲的证据了。
那会儿的人发现,把温热的蜂蜡捏软了塞进牙洞,能暂时盖住露出来的神经,至少吃饭时牙不会一碰就钻心疼。
只不过这蜂蜡不顶用,遇热就软趴趴的,说不定喝碗热汤就化了,可在没别的法子的年代,这已经是能想到的最好主意了。
不光欧洲古人在想辙,古埃及人对付牙疼也有自己的门道。公元前16世纪的医学文献里记着,他们会把蜂蜜和矿物粉调成糊糊,往蛀牙上一敷。蜂蜜能杀菌,矿物粉能堵窟窿,虽说过不了几天就得重新敷,但至少能让疼劲儿松快松快。
展开剩余73%到了古罗马时期,有钱人家补牙就讲究多了。他们把黄金捶成薄片,小心翼翼塞进牙洞,黄金延展性好,能贴紧牙齿形状,还不容易生锈,算得上是古代的“高端补牙材料”。可这玩意儿忒贵,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,只能眼睁睁挨着牙疼。
咱们中国古人在补牙这事上,智慧早早就显出来了。早在唐朝,公元659年的《新修本草》里就记着一种“银膏”,这可是世界上最早的银汞合金补牙材料。它是用白锡、银箔和水银慢慢熬出来的,凝固之后硬得跟银子似的,能牢牢把牙洞堵上。
到了明朝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还详细写了配方:“用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成之,凝硬如银”,可见这门技术一代代传下来,已经挺成熟了。
更厉害的是,欧洲人直到19世纪初才开始用类似的材料,比咱们晚了一千一百多年呢。
到了宋朝,补牙技术不光没断档,还更先进了。《圣济总录》里不光记着银膏怎么用,还提到医生会用铜制的探针检查牙齿,跟现在牙医手里的工具都有点像了。
那时候街上甚至开起了专门的“补齿铺”,铺子门口挂着“镶牙如生”的招牌,看来补牙在当时已经不算啥新鲜事了。
不过可别以为古代补牙是轻松活儿,那时候哪有麻醉药啊?医生可能先给你涂点砷剂“杀虫”,其实就是用毒药腐蚀牙神经,疼得人死去活来不说,弄不好还会中毒。
要是牙掉了,医生会把熟铜末混着药材敷在牙槽里,再把牙齿安回去,据说五天就能长牢,这技术在当时绝对是世界领先的。
同一时期的欧洲中世纪,补牙办法就简陋多了。普通老百姓蛀牙了,只能找块锡或者铅块,硬敲进牙洞里。这些金属虽说坚硬,可时间长了会慢慢氧化,还带着毒性,补完牙说不定身体又出别的毛病。
直到15世纪,才有医生推荐用金箔补牙,但这依旧是富人才能享受到的待遇。有意思的是,那时候欧洲人还坚信“牙虫理论”,觉得牙疼是因为牙齿里长了虫子,甚至会靠放血“降火”来治牙疼,现在想想都觉得不靠谱。
虽说银汞合金补牙的法子用了上千年,古人其实早隐隐感觉到这东西有问题。水银这玩意儿有毒,熬制银膏的时候肯定有汞蒸气飘出来,长期接触对身体肯定不好。
现代研究也发现,银汞合金确实会释放少量汞,所以现在欧盟已经规定,不给小孩和孕妇用这种材料了。不过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古代,银汞合金能让人们暂时摆脱牙疼的折磨,已经是天大的进步了。
从临时救急的蜂蜡,到能长期使用的银汞合金,古人的补牙材料一代代改进,背后都是无数人试错的代价。
发布于:云南省亿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